又是母亲节,这一次,我们不想赞颂母亲的伟大,更想表达对当下一种社会状态的观察:妈妈帮助妈妈——女性之间,因为共同的经验,能够给予彼此更多体恤,互相支撑。
在昨天的《因为她们,我不再害怕成为妈妈》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妈妈帮助妈妈」的故事。今天,我们要来更具体地讲述三位妈妈的故事——女性互助之下,她们中有的找到了自我的价值,生活发生了切实的变化;有的经由和其他妈妈的连接,开始重视母职之外作为女性的自己;还有人将视野投诸更为开阔的地方,希望为两性之间更多的理解做点事……在这些故事里,女性得以袒露自己的苦涩和伤疤,也展现自己的快乐和松弛。妈妈们在互相的连接中,获得温暖。
母亲节,借由这三位妈妈和更多妈妈的故事,祝所有母亲,永远自在,永远快乐。
文|许言
编辑|桑柳
花儿姐,不再采蘑菇
张红华的笑声很有特点,爽利又明亮,聊天的时候,她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得好一会儿才能停下来。她的微信昵称也有趣,叫「采蘑菇的小姑娘」。40岁的她不是小姑娘了,可在12年前,她干的确实是采蘑菇的活儿。
那时候,她和老公从河北老家出来打工,在北京郊区租了一个大棚种平菇。每天早晨6点起床,掀草帘子,给蘑菇浇水,长出来的小蘑菇一个一个摘下来,晚上11点往新发地去,做菌类批发。「那我可不就是采蘑菇的姑娘吗?」她又哈哈哈地笑了。
更多是重复的、潮闷的日子。夏天在大棚待久了,她浑身起湿疹。淡季的时候,家里帮忙的短工总是要到别处去,她好奇,多问了几句,那人说,我在超市上班,卖牛奶。这活儿我也能干呀,她说着就要去。干了几个月,又觉得无聊,没有「挑战性」,站在超市里,一天嘴都不用张,老头老太太过来拿了就走,「也体现不了我的价值啊!」张红华说。
2017年,有天朋友突然说,隔壁飞鹤家招人,要不试试。张红华一听,兴致来了,卖奶粉,这可太适合我了。
她说,自己是「一提奶粉就特敏感」的人,因为她的孩子是三聚氰胺奶粉的受害者。她有两个孩子,头胎吃母乳长大,小儿子本也是这样,有天逛街,遇到一个推销员,说是孩子母乳吃不饱,得喝奶粉。她稀里糊涂买了,一直喂到八九个月,新闻曝光后,镇里打来电话,她才知道自己孩子喝的也是那家奶粉。
她总想着孩子身体会不会糟糕,过了几年提心吊胆的生活,还好,今年儿子15岁了,身高窜到了一米八,也很健康。
张红华觉得自己适合干销售。过去,大棚的平菇卖不动了,她就自告奋勇上外边儿去叫卖,东西总是卖得很快。她有种天生的亲和力,使人信赖。但很快,她发现,自己的想法改变了——妈妈们总是用最渴求的心态、巨细靡遗地向她咨询养育孩子的问题,她不能再单纯凭着开朗的性格做销售,她必须学习,给妈妈们更准确的信息。她每个月都会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课,学习最新的、最细致的母婴知识,她从一个采蘑菇的妈妈,变成了一个专业育婴师。
没有人比她更理解一个母亲初次照顾孩子的迷茫,看着年轻的妈妈们,张红华会想起2008年站在小镇大街上的自己,如果有一个妈妈帮助她,她可能不会经历后来长达几年的担忧与恐惧。
她也发现,年轻的妈妈比她刚当妈妈时「有想法多了」,她们懂得科学地育儿,不像她初为人母时,孩子一个肠绞痛的毛病能让全家人崩溃。现在的妈妈们提出的问题也大不相同,孩子长了一颗牙,要不要刷牙?第一口辅食要怎么吃?她得不断学习,时刻关注这个领域的新鲜事,而这些信息又会被她传达给另一些妈妈。
这个过程中,张红华发现,她和更多的妈妈成了朋友。很多时候,她们之间没有销售,也没有产品,只是聊聊家常,聊聊孩子的近况和当妈妈的烦恼。有的妈妈会因为孩子发烧而自责,有的妈妈抱怨丈夫的不帮助,还有婆媳之间的嫌隙,独自带孩子的孤独和寂寞。她会劝解,安慰,提供一些过来人的解决办法。
有时候丈夫调侃她,「都成了居委会大妈了,半夜还在那儿聊天。」但她愿意聊。因为这份工作,她的生活完全被改变了。她自信了,她说这辈子从来没有过得如此激情,每一天都那么快乐。她第一次拥有了那么多朋友,都是妈妈。那些妈妈们对她笑,感谢她,她第一次体验到了自己作为女性、作为个体的价值。
更现实的改变,她有了稳定的收入,在老家买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还能给老人一些家用。她再也不用挤火车回老家了。种蘑菇的大棚也拆了,丈夫到酒厂做业务员,偶尔还会帮她送送货。丈夫很支持她,他说,你努力去做,我支持你到底。她的家庭地位提升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她说,自己从普通的农村妇女变成高级育婴师后,身边人生孩子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请教她。不仅如此,她还带着同村的两个女性走出乡村,到北京来做营养顾问。那两位女性也是妈妈,她们对她说,也想像你一样做点事情。
张红华组织的亲子活动一座小城,妈妈们的茶话会
距离北京1700公里之外,乌苏里江支流畔的密山小城中,李波是个普通又特别的妈妈。
她是这座城市唯一的飞鹤奶粉育儿活动顾问,经常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让妈妈们带着小宝宝来玩儿。前几天,她刚刚举办了一场观影活动,看动画电影《精灵旅社》。孩子们来了,先满场找她,波妈妈在哪里,要波妈妈抱。妈妈们也高兴,推着孩子说,去吧,上你波妈妈那儿。
孩子和妈妈们都已经习惯用「波妈妈」称呼她。密山小城人口不多,30多万,人和人的关系很近,李波是这张关系网中间那个温柔又有力的连结点,她串联起很多的孩子,很多的妈妈,很多的家庭。她对孩子和母亲们展现了她极大的耐心、温柔和共情力。
21岁那年,李波第一次成为妈妈,那会儿,她在外地,先生没有陪在身边。她有很多明确的恐慌,是不是会缺血?是不是会难产?「不怕孩子,就怕自己。」那时她还是个年轻的女孩,还不知道怎么当妈妈。孩子出生了,小小的,丑丑的,哺乳的时候会把她的乳头咬坏,一直淌血。她真不知道怎么对待这个小家伙,孩子哭她跟着哭,好在后来哥哥嫂子来帮忙,缓解了她的窘境。
因为经历过这些,她特别能够理解那些独自带孩子的母亲,总想要尽力给她们一些宽慰。
有年夏天,她在市中心广场做活动,绕着场子派发小气球。一个妈妈牵着两个孩子过来,她看出这对儿女是双胞胎。递气球的时候,她发现孩子的妈妈不会说话,是一位听障人士,但她们还是留了微信,这位妈妈和她的家人进了活动群,李波说,有时间可以来体验一下,反正免费的。
李波从没想过她们还会有交集,她猜测,这个妈妈应该不会来,她看上去那么怯懦,那么充满戒备,不想让任何人碰孩子。但是,三天后,那个妈妈带着孩子站在她的面前,那一瞬间,李波愣住了,她被一种猛烈的信任感击中了。
因为语言障碍,她们之间没有太多交流,但李波是细心的,她发现这家人生活拮据,孩子没有上早教班,买东西都是买最便宜最普通的。李波不多说什么,但偶尔做活动剩下的小礼物、小零食、小玩具,她都会留给那位妈妈。女儿的衣服穿不下了,她也会送过去,闲暇时间还会和孩子的妈妈、姑姑一起遛弯。逐渐地,妈妈虽然说不出话,但是她的孩子别人抱都不行,只有李波可以碰。
李波的女儿今年12岁了,有时候会不高兴,「妈妈喜欢别人家的小朋友,不喜欢我。」李波安抚女儿,但还是把很多时间放在其他妈妈身上。她明白,作为母亲,日常很多时间都被琐碎的家务绑架,几乎都没有休息的时间,难得能够在她这里获得一些放松,她觉得应该为妈妈们搭建这样的空间。
她有两部手机,一部私人号,一部工作号。私人号常常忘记看,连父母找她有时都接不到,工作号24小时开机,半夜有妈妈找她,她都立刻回过去。丈夫有时候说,你未免太投入了吧,但李波担心电话那头是孩子生病的妈妈,「我担心妈妈会很着急,因为我当妈妈时,找不到一个人,会特别难过,特别着急。」
其实,这份工作让她烦恼挺多。做活动看天吃饭,冬日刮风下暴雪,夏天雨水又多,天气不好的时候总聚不齐人。但她仔细想想,还是觉得这份工作给她带来了更多快乐,更多价值,她可以去体验一场场纯粹的女性互助,妈妈都喜欢她,和她无话不说,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还有一些伤心和痛苦。
妈妈是什么呢?李波说,妈妈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睡觉,没有时间是空闲的,她们随时紧张,随时工作。奶粉只是她们相识的一个渠道,但孩子总会长大,李波觉得,总有一天,妈妈们从繁重的育儿工作中脱出,会看到自己,重视自己的快乐。
她们在李波的小聚会里放飞一会儿,大家买点菜,聚到一个人家里去,每人做一道拿手菜,或者挑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找个公园,坐在一起聊天。不同的妈妈在这里都找到了喘息的片刻,每次离开,大家都会恋恋不舍。在这一座小城里,李波帮助妈妈们拥有了自己的秘密基地,一场只属于妈妈们的茶话会。
图源视觉中国一个妈妈,两个妈妈,更多的妈妈
60年来,飞鹤奶粉搭建了一个庞大的终端服务团队,有客服、营养顾问,也有活动策划和营养讲师,这些一线员工大多都是母亲,她们能真正理解妈妈们的需求,不仅帮助妈妈选择更好的奶粉,也致力于帮助妈妈们创造一个属于她们的空间。张红华和李波都在做这样的事情,还有一些人,试图超出母亲的范畴,去改善女性的境遇。
亚茹是河南周口市「妈妈的爱」的讲师,也是一名专业的营养师。她大学学医,又喜欢化学,学生时候常常跟随一位营养学导师泡在实验室,毕业后,自然而然地到了母婴行业,考了产后修复师,成了一个「全能」的活动策划。
「妈妈的爱」的宗旨,是教会妈妈们怎么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宝宝,但亚茹觉得,妈妈们还有很多需要被理解、被抚慰的困扰,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家人的理解和尊重。
因为做活动,她接触过很多家庭,发现育儿中爸爸的缺位是非常严重的,「这也是妈妈们最大的痛点。」妈妈们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需要照顾家庭的角角落落,有的妈妈连产检都是一个人去的。爸爸们为什么显得难以积极投入?
带着这个疑问,亚茹在当地举办了一场孕产疼痛体验活动。
「这是我们医院最好的妇产专家,最有经验的助产士,你不要害怕,一定要加油。」亚茹拿着话筒在旁边喊着,一位父亲坐在躺椅上,双手攥着拳头,一旁的妻子拿着助握器,他即将经历一场孕产疼痛体验。最开始,疼痛指数只是在1-3级,亚茹会让妈妈们来回切换这个级别,她告诉爸爸们「胎儿」位置不太对,可能需要调整,疼痛强度再慢慢往上。
三级疼痛,相当于孕妇生产时宫口开到两指。四级了,爸爸们开始微微出汗,喊着不是皮疼,是内脏疼。五级后,爸爸们不说话了,头发丝儿混着汗黏在额头,有人已经放弃了,还有人开始痛苦地喊叫。七级,是很多人的极限,只有一位当过兵的父亲坚持到了八级,妻子在旁边说,算了算了,不要继续了。实际上,这个活动的体验指数最高是12级,那才是一个妈妈分娩的疼痛最高级别。
很多父亲参加完活动就哭了,有人是疼哭的,有人是终于理解了妻子作为母亲的不易。一个父亲抱着妻子嚎啕大哭,说对不起她。一个父亲说,看来我媳妇儿腰疼是真的疼,以前我老觉得她没事找事。
亚茹想做更多夫妻能够共同体验的活动,让爸爸有意识地体恤妻子,让他们体验孕产疼痛就是其中一个。她总在想,怎么让更多爸爸加入活动呢?后来,她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办法,如果爸爸来参加活动,可以送一盒鸡蛋,如果陪妻子一起来参加活动,可以领两盒鸡蛋。爸爸们都不在意鸡蛋,但是爸爸们的妈妈,那些女性的婆婆们,都特别喜欢领鸡蛋——这是个土但有效的办法。亚茹说,每次遇见带着孩子的老年女性,只要告诉她们有这个活动,奶奶们都会迅速推着孩子回家,催儿子去参加。
就这样,亚茹一点一点让更多爸爸参与进来,让他们意识到女性成为妈妈,到底会经历什么,承受什么。
不光如此,她还组织了不少专门针对新手妈妈的活动。亚茹有两个孩子,知道女性生产之后会发生哪些糟糕的身体变化。前段时间,她做过一次产后修复小课堂,专门针对产后漏尿,这也是很多妈妈们的隐痛。先放一个短片,一个妈妈打喷嚏了,蹲下来取快递,裤子就湿了。妈妈们都很害羞,不吭声,亚茹会主动开口,我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只跟大家分享哦,我生完孩子不仅会漏尿,还经常会放屁呢。妈妈们都笑起来,气氛缓和了不少,亚茹继续说,我现在通过一些运动,改善了问题,大家不要害怕,不要担心,我们一起面对。
还有许多许多问题,产后抑郁,产后痔疮,腰椎疼痛,双足变形……亚茹不希望她们谈起这些有耻感,这些是身体自然的变化,也是她们作为妈妈的印记。她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够帮助这些妈妈们,用科学的、专业的知识面对这个新身份,也面对新的自己。
在北京举办的亲子活动在亚茹所在的三四线城市,女性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很窄,很少人有完备的产后知识体系,只能靠身边的妈妈们分享经验。亚茹说,妈妈们有很多具体的烦恼,却不知道怎样缓解,她们不会写作,不会表达情感,每次说出来总担心别人会嘲笑她。而亚茹就像一个连接器、翻译器,从更专业的人那里获得知识,再慢慢传递给这些妈妈。
她也告诉妈妈们,心情不好不要忍着,要说出来,痛苦的,难堪的,快乐的,想得到的,都要尽情尽兴。她也发现妈妈们开始更关注自己,希望自己成为母亲后,依然能够变美,变漂亮。她鼓励妈妈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妈妈是孩子的全世界,妈妈感到自在,快乐,孩子的一生都会不同。」
「这份工作让我理解一件事,一个女性,一个妈妈不是需要在职场有多辉煌,而需要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找到自己是谁。」
张红华、李波和亚茹,她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做着相同的事情:妈妈帮助妈妈。从服务出发,去理解女性,理解母亲,理解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角色。她们都提到了对这份工作的舍不得,离不开,因为她们和那些妈妈们之间建立了超越品牌与顾客关系的友谊。
她们之间,是一个妈妈与一群妈妈,是一群妈妈与更多妈妈。60年来,在飞鹤,有无数这样的一线女性员工,扎根大大小小的城市,从细微处做起,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庞大的支持体系,帮助妈妈们,支撑妈妈们,让她们意识到,自己和孩子都不孤单。飞鹤也在持续为这个支撑体系赋能,搭建培训体系、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大家提供产品之外的服务,帮助更多妈妈。
采访最后,李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前几天,有位妈妈心情不好,喝了点小酒,打电话给李波,「我喝多了,你来接我呗。」推开门,那位妈妈笑着,亲爱的,你来啦,你真快呀。李波什么也没问,扶着她上车,那是一个黄昏,年轻的妈妈感到抱歉,心情不好,喝多了。李波笑起来,有啥心情不好的,喝多了就开心了。
她知道,妈妈们有很多说不出口的烦恼,在别人看来不那么重要,但在她这里都很重要。那位妈妈说,那天傍晚谁也没有想起来,只想找她,就是她,因为妈妈们知道她的电话永远不关机,永远为妈妈们而开。
点击链接,观看更多妈妈之间的故事:
https://m.weibo.cn/1043325954/4766791845545764
你的母亲有哪些打动你的小故事?
一、关于母爱的故事两个
1.牛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象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到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2.妈妈的葡萄
山洞里住这狐狸妈妈和小狐狸,小狐狸肚子饿了,呜呜地哭着向狐狸妈妈要吃的,“呜——呜——妈妈,肚子饿了。”狐狸妈妈说:“你等着,妈妈这就给你找好吃的。”
狐狸妈妈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对不起,我的孩子饿得直哭,让我摘一串葡萄吧。”狐狸妈妈这么说着,跳上葡萄架,摘了一大串葡萄,急急忙忙往山里跑。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家就在眼前,狐狸妈妈听见小狐狸呜呜的哭声了,可是它实在跑不动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坐下来休息。忽然,远处传来了汪汪的狗叫声,猎人带着狗追来了!怎么办?狐狸妈妈大声喊:“呜——呜,有危险快逃呀!”
小狐狸听见妈妈的叫声,赶忙逃出山洞,向深山里逃去。后来,小狐狸到处在深山里寻找着妈妈的踪影,一年、两年,小狐狸不知不觉的长大了。有一天,小狐狸来到和妈妈住过的山洞附近的一棵树下,发现树下长着一串葡萄,它尝了一颗:“呀!好甜呀!”小狐狸又想起了妈妈的话:“你等着,妈妈这就去给你找吃的。”于是,小狐狸放开嗓子,对不知在什么地方的妈妈喊道:“妈妈,谢谢您!”
二、关于母亲的感人故事300字
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能体现出母爱的伟大,随母亲生活多年,总能让你回忆起一些事情,别说没有
母爱是无声的,也是固执的,
三、你听过那些关于母亲的感人故事?
暴雨过后,镇里人避之不及的塔达兄弟失踪了,与他们相依为命的母亲也疯了。当时我还不懂,为什么为了孩子道歉一辈子的母亲,却会说出「他们再也不会麻烦您了」的话。
雨已经连续下了四天,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这期间,窗外什么都看不清,雨下得太大,还有一层灰蒙蒙的蒸汽,谁也不敢出门,只好看着咆哮的河流在暴雨击打中冒着沸水般的泡沫。
有人想起老人说的止雨的办法,就将炒菜用的勺子丢出门外,但到天黑时,雨还是没停,潮湿的阴云依旧糊在天顶,像一张盖住死人的油腻腻的灰布盖住每一个活人的脸。
到了第五天,上午十点多,雨总算停了。阴云还没散去前,那些泡得鼓胀胀的白漆木窗就被迫不及待地再次推开,淋湿的空气大步跨进飘散着霉味的幽暗房间,将连日来的浊气一扫而光。整个下午,积水都在慢慢退去,到了夜间,才露出一整片泛着光的被洗刷了的透明土地。
第六天,天空终于放晴了,还有一丝小风。人们迈出家门,晾晒被褥,接着聚在许久未见的阳光底下,交谈起近几日的大雨来。
这时,有人从远处喊道:「塔达不见了!」
「什——么?」
「我说——塔达不见了!」
「哪个不见了?」
「全不见了!」
于是人们绕过巷尾歪斜的槐树,十几双脚「啪嗒啪嗒」踩过泥水,迅速来到塔达家的门前,隔着因年久而倾斜的墙壁无声地向内张望,目光所及处相比早前的景况,此时已经变得非常糟糕,院里原先捆扎着的纸板由于没有遮盖,在四天的暴雨里被淹成一片流淌的浑浊纸浆,大量拾来的盆盆罐罐被雨水冲走,滚进石墙角落茂盛的杂草丛中。
窗户摇摇摆摆,正旋转着合页「吱扭」作响,而窗框里,连一扇最小块的玻璃也找不到,只有几片简陋的塑料布像一团被人遗弃的蓝色雨衣般无力地搭在窗台,一半被风撕得粉碎,一半落进只有一盏电灯的白房子当中。
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塔塔不见了,达达也消失了。人们好奇地交头接耳起来,不过一声微弱的咳嗽从院子西侧那张布满青苔的沙发后面传出,打断了人们的闲言碎语,有人跑过去,惊讶地发现塔达的母亲此刻就漂浮在那片呕吐物一样的纸浆上,穿着同样颜色的赭黄上衣,正瞪着木呆呆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天空。
她浑身湿透了,跟这些天在大雨里没离开过似的。人们说,她像个被海浪卷走又被海浪重新冲回岸边的女人,身上还挂着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枯枝败叶。
在她的头发里,不时钻出几条同她一样干瘪瘦黄的蠕虫来,看见人们议论纷纷,又匆匆钻了回去。人们以为她快死了,因为她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像她的身子那样直挺挺地睁着,看着天空。
人们紧忙把她捞起来,像捞起一块木头疙瘩,调头就往医生家里跑,十几双脚又「啪嗒啪嗒」踩过泥水,如同一辆开在水上的列车出了巷口,沿着路旁一眼望不到头的青色玉米地驶来。
当时我就站在诊所门外的台阶上,正准备替我母亲取一些草药回去,他们从我旁边一闪而过,将医生家院子的门撞开,冲了进去。
「大夫,大夫!」人们喊道,像是运来了什么了不起的物件。
大夫正跪在水井边的苇席上,伏着身子,晾晒药材,看见一群人涌入院内,他显得十分惊异,但看见那个被抱着的女人,他马上反应过来,迅速起身,赶紧让人们把塔达的母亲放进杏树下的那间窄屋子当中,并且叫妻子帮忙给她擦了擦身子。
她实在太脏了,像一把烂草。大夫一边接诊,一边问人们发生了什么事,但谁也说不清,只是隔着纱门回应:「塔达不见了,我们在院子里发现了她。」
「在院子里?」大夫问道。
「她家的院子,她倒在了自家院子里。」
大夫不得不再次试着和塔达的母亲交流,但是白费功夫,她什么也回答不上来,甚至有点像她的两个儿子那样疯癫了。她不再直挺挺地绷着身子,现在蜷缩成一团,散着苍灰的头发,下排牙齿正紧紧咬着上嘴唇。
我看着塔达的母亲躺在医生白色的病床上,她仿佛越来越小,不知道为什么,她似乎透过人群在看我,然后呜呜地哭起来,就像火车头呜呜呜地响。
医生顾不得和人们讲话,人们也不敢高声交谈,我们看着医生忙进忙出,听着对面药房门帘的珠子一刻不停地撞击在一起,直到太阳像按住的一块儿铜钱被人拖到天心,光从孔眼儿里笔直射下,将杏树的影子缩得短短的,人们才有些不耐烦。
「她有些发烧了,」医生说,他找来条轻薄的被单轻轻盖在她身上,「还是让她独自休息会儿吧。」
听见医生这么讲,人都散了,我也跟着回家,手里拎着大夫刚刚给抓的草药。一路上,人们仍旧没有说话,各走各的,但又像每个人都在琢磨发生了什么。我们沿着青玉米地一直走,风把玉米叶子吹得哗啦哗啦响,就和前几天的下雨声一样。
「我感觉我们得找一下塔达。」在我们前面一直闷头走的谷山突然停下来说。他是我们镇上一户卖货人家的儿子,刚三十出头,长得魁梧健壮,上衣还黏着许多湿漉漉的纸浆,胳膊上也有,就是他抱着塔达的母亲来找医生的。
「如果不找一找,这俩人很可能会死掉。」他说。
风仍在哗啦哗啦地吹动叶子,没有人回应他,至少当人们面面相觑时,谷山已经知道了答案。在镇子里,人们不喜欢塔达,没人喜欢塔达,甚至像是躲避瘟神一样躲避他们。
母亲就常常对我讲:「你要离塔达远一点,要尽量绕路回家,不要经过他们房前,更不要在他们房前逗留,免得他们伤到你。」
她说这话时眼睛总是不由自主地看向屋子里那扇早已被木板封死多年的窗户,它正对着马路,有一天她在家午睡,塔塔毫无征兆地将一块砖头扔了进来,把玻璃砸得粉碎,砖头就掉在我母亲的荞麦枕头上,不差毫厘地轻轻贴住了她还在沉睡着的耳垂,她被吓得失声,当天下午就抱着一堆木板死死地钉住了木窗。
「死了最好,这样镇子就安宁了,不必总是担心这担心那。」说话的人将手中的芒草缠绕在指头上。
「而且也不见得就是死了,过两天可能就自己回来了。找他们干吗?找回来给人们添乱吗?」另一人同样流露出不愿为此事操一点心的淡漠神情。
谷山瞟了眼其他人,其他人也默不作声,于是谷山又继续一个人在前面闷头走起来,步子迈得比之前还大,我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的靴子啪嗒啪嗒地响,后脚跟上的泥甩得满腘窝都是。
我想,或许人们跟着谷山救起塔达的母亲,仅仅是因为见到生命垂危的一刻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情,也或许只是因为五天来阴郁沉闷的日子让他们不愿错过一件还算新鲜的事情,而塔达的消失对谁来讲都不能算是坏事,现在要人们去把这两个好不容易消失的疯子找回来,人们得合计合计。
谷山越走越快,渐渐和众人拉开距离。远处,已经能隐隐望见那棵歪斜的槐树了。
「我可以跟你去找塔达。」我两步并作一步,跑到谷山旁边,那时候,我仍然觉得塔达的母亲在透着人群看我,她在呜呜地哭泣,就像火车头一样呜呜地响。
「你不行,你还太小。」谷山说。
「那你自己要怎么找塔达?」
「我去附近转转,兴许他们在雨里走丢了。」
「为什么?」
「什么?」
「为什么你要找塔达?根本没人在意。」我问他。
谷山说,他在医生家的院子里站着时,看见杏树上有个鸟巢,老鸟正叼着虫子往回飞。
但我完全听不懂谷山在讲些什么,更不知道塔达与鸟有什么沾边的联系,我又想起母亲说的话,「你要离塔达远一点,免得他们伤到你。」我想我的确帮不到谷山什么忙,于是也沉默下来,把草药从左手换到了右手。
暑天的燥热烤得人喘不过气,人们逐渐变得零散,有人跑去玉米地撒起尿来,有人见到熟人立刻躲进阴凉底下交谈起刚刚发生的事,只剩我和谷山一前一后默默地走着。我们两家离得不远。
后来我们从另一条路绕到塔达家的院子前时,我们在那儿逗留了一会儿,院子满是纷乱的杂物,可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空荡,我看见那些没有玻璃的窗框仍在绕着合页「吱扭吱扭」地旋转,纸浆上还存留着人们几小时前踩出来的脚印。
「下了这么久的雨,找大夫看病的人很多吧?」母亲从门口接过草药时问我,「不然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塔达不见了,」我说着换下脏兮兮的鞋子,「谷山说可能在大雨里走丢了。他们跑过去时,你没听见?」我以为她知道的。
母亲一脸错愕地摇摇头。
于是我跟她讲起上午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是在院子里把塔达的母亲捞出来的,浑身上下都是她往常拾来的那些纸板融化后的纸浆。」
「大夫说什么了吗?」
「大夫说她有些高烧,但情况不太好,我看她有点糊里糊涂的,一直在说胡话。」
母亲听后,就像人们看见一艘沉船最终消失在海平面时那样叹了口气。
「先吃午饭吧。」她再没有言语,而是望着那扇早已被封得死死的木窗久久地出神。
塔达最终也没能被找到。
多年以后,同样是一个暴雨结束的季节,我又回到镇子来,那时塔达的家已经成了一座废墟,湮灭在坍塌的腐朽石柱与灰色的石墙里了,那些片瓦交织而成的幽不见光的缝隙深处,水流曲折蜿蜒如同一条小蛇穿过了伤痕累累的泥地,最终爬向那棵早已死去的歪斜的槐树枝头。
当你望着这个记忆中的建筑好像昨天仍完好而今天就碎裂成一堆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毫无二致的残垣时,正如我母亲当初望着那扇被木板钉得死死的窗子一样,只会觉得喉头干涌,周遭寂静,仿佛一只脚踏进了荒凉月球背面的那种孤独。
谷山这时已经五十岁了,他弓着脊背,迈出不再发出任何细微声响的脚步,就像他松弛皮肤的大地上升腾而起的颗颗暗斑正将他拽往天空,他慢慢向我走来,从他人生的中途慢慢往回走。
「雨持续下了一个月,某天夜里,我躺下后,就听见轰隆的一声闷响,像人们死前咽气时抱怨的那种声音,从气管里冒出来,说了几句沮丧的话,就撒手人寰了。我听得出那不是雷声。我想,塔达家的房子这次肯定是泡烂了。
「这房子很多年没人进去了,成了无主之地,里面生了许多鸟雀,叽叽喳喳在房梁顶飞来飞去,它们把窝搭在吊灯上,一有风来,就随着摇晃,后来时间一久,地也跟着裂开,长出许多郁郁青青的小树,沿着墙壁生长,一直伸到窗外,像个木匣子里的花园似的。」
我们随后在不远处找到一张石桌,上面落了些干枯的野果,我们坐下,依然可以看见塔达荡然无存的家和视野尽头正极速坠向群山的黄昏。
谷山的目光还和小时候我见到的一样清澈,但声音里多了些人年过半百时的舒缓与节制,他坐着不动,双手拄在膝盖上,凝视前方,好像一樽略带青铜色的古老雕像。
谷山问我如今在做着什么,我说东奔西走,偶尔写些小说,他就点点头,我们看见一些鸟停留于此,落在废墟上跳来跳去,像在寻找什么,谷山说:「房子塌了,恐怕塔达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听见他声音里有一种破灭的叹息。他垂下头,显得很懊丧,「隔三岔五我就出门看看,去其他的地方,去山里,可能他们就在某棵树底下,某块石头背后,某个桥洞的深处,他俩躺在那里,成了一对儿石狮子,我总想找到他们,把他们带回来。」
谷山缄默很久,像是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你知道,塔达的母亲……」他把手指交叉在一起,紧紧握住,「也疯了。」
我点点头,一时间感到精神的崩溃要远比死亡沉重,我又想起塔达的母亲躺在医生白色的病床上,透过人群看我,接着呜呜地哭起来,像火车头呜呜地响,我说:「是啊,我知道……」
三天后,塔达的母亲就从医生那间杏树底下的窄屋子里偷偷跑了,她回到家,简单地收拾一下院子,将盆盆罐罐摆整齐,又在那张长满霉斑的沙发上晒干了塑料布,重新罩住满目疮痍的窗子,然后拎着个竹编的菜篮,裹了件出殡样的黑大褂,重新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中。
那时她还没全疯,但也仅仅是那几天。
「她精神不太稳定,说着说着话就要讲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不过烧是退了,」我又到医生家取药,医生跟我说,「她趁着天没亮就跑了,我起来后,发现房门敞着,大门的门闩也被拉开了。」
他把草药递给我,转身关上药匣,绕过柜子,走到玻璃窗前,目光越过青砖大院,看向对面那间摇曳着斑驳树影但早已空空无人的窄屋子。
「你是说,她已经回家了?」
「回了,」我告诉医生,「昨天傍晚,我们还在巷子里看见她了,她挎着竹筐,拾了一堆破烂,里头装得满满当当。」
从巷口过来那会儿,人们停下闲聊观望她,谁都好奇她在那些雨天里遭遇了什么,她在大家一声不响地注视下自顾自地走,耷拉着脑袋,不看任何人,脸全埋在衣领和僵直的裹尸布般的灰白头发里,只有她脖颈后面那块硬邦邦的骨头被扽得老高。
「她走到巷尾时,」我接着说,「就在她家附近的槐树下,开始号啕大哭起来,拄着树干,后来又跪在树前面了。」我当时感觉那声音像是大漠里刮来的风,夹着沙尘,漫无边际地袭来,迅速掠过,在每个人脸上都刻下了痛苦的痕迹,她坐在那儿抽噎,继而呻吟,穿着黑褂渐渐隐于暗中。
「她哭了能有二十分钟,我们就在远处手足无措地听了二十分钟,后来有人跟着哀叹起来,接着两个人,三个人,最后所有人都叹气了,像是一起遭遇了灾难一样。人们在同情她。」
「我觉得人们以前从没对她流露过这种关怀。」我是说真的,她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总像个幽灵似的往来于世间和隐秘的角落,孤苦伶仃,带着两个***十多的儿子,人们讨论她,仅仅是因为——那是两个疯子的母亲。
这时我看见谷山说的杏树上的鸟巢了,它在树杈间搭得很结实,在枝叶的缝隙里正迎接落日的光芒。
医生背对着我,他有一部分影子被斜斜地照在墙上,听我说完,他合上窗,我跟着他走出药房,我们停在水井旁边,那里放着医生的藤椅,还有一把掉在地上的蒲扇。
「她什么都没跟你说吗?大夫。」我在医生家待得有点久,我想探听点什么消息,这样也许可以帮上谷山,「关于塔达……」
四、你的母亲有哪些打动你的小故事?
疫情不开学,在家吃肉怕胖,就说吃素,完了母亲每天不重样炒素菜,在乡下没多少菜可买,母亲查菜谱每天一道可口的素菜供着我,谁曾想六十多天的不重样素炒菜竟然是我这一生陪伴母亲的最后时光……希望亲爱的范利琴女士在另一个世界要幸福,长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